自由廣場》烏克蘭的不對稱作戰 台灣可以學到什麼?

2025/06/08 05:30

◎ 張昭仁

烏克蘭利用租來的卡車加上便宜無人機,摧毀俄羅斯四個軍事基地的四十一架俄軍戰機,俄國的空軍力量遭受重創,還能稱為世界第二大的武裝力量嗎?現在剩下陸軍的人數優勢及核彈頭威嚇,以保護俄羅斯的完整性。

烏克蘭展現的是不對稱作戰的完美示範,三年前烏國用標槍飛彈打坦克,用刺針飛彈打敵機,瓦解俄國三日亡烏的狂妄語言,這是不對稱作戰的第一階段,接著用無人艇加飛彈打沈莫斯科號旗艦,沒有海軍艦隊的烏克蘭用無人艇加無人機消滅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控制奧德薩航行權,這是不對稱作戰的第二階段。現在烏克蘭從防守轉成攻擊,這是不對稱作戰的第三階段。

一旦從防守轉成攻擊,攻擊是最佳防衛,攻守易位,俄羅斯所有後方馬上變成火炮下的前線,原來優勢的遼闊幅遠現在變成難以防守的前線,不對稱的戰術澈底翻轉了戰爭輸贏的決定性機制,烏克蘭這次行動,一夕之間,俄羅斯空軍戰機被端掉近半力量,少了空軍能量,俄羅斯根本不再有嬴的機會,也無法在世界列國中逞強,到了第三階段攻防,不對稱戰略改變了傳統的攻防策略,許多過去不是問題都變成大國的問題,過去的優勢反而成為現在的累贅。

加入輕裝、遠距、自動與AI武器後,改變了戰爭規則,未來戰爭的沙盤推演必須重新完全來過,幅度大、軍艦大、戰機大也都不再是嬴的保證。

在烏克蘭示範之下,台灣可以學到很多,防守策略也應將自動化的無人裝備列入攻防,比如說飛彈加上海上峰群襲擊來犯軍艦,而且不只一階二階的防守台灣,進一步以防守為核心的三階主動殲滅後方敵軍。

面對挑釁台海和平的敵對勢力,全新的思維絕對能夠改變戰爭結局。

(作者為會計師)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an on a Mission (by Oh The Larceny) 肩負使命者(原唱:哦,盜竊案)

玻璃心 黃明志 陳芳語 Fragile NAMEWEE Feat. KIMBERLEY CHEN

Sold Out 《無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