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鐵路故事 - 哭泣的記憶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12-26 06:00
自由廣場》林務局不敢說的阿里山鐵路故事
◎ 趙俊雄
這幾天在嘉義市展開了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一○五週年的慶祝活動,剩十字路站至第一分道站的七.四公里及四十二號隧道因風災崩坍尚未通車,預定一○九年全線修復,政府將爭取把林鐵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林鐵建在日治時代,主要是為經濟利益而興建。而政府欲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針對「文化資產性」,大概會提出它是悠久歷史的世界三大高山鐵路之一,其鐵路路線設計採「之字路線─火車碰壁」創舉,以及短短幾十公里的一條鐵路即穿越熱帶、亞熱帶、溫帶的生態特殊性外,一般更進一步探討,大概會談到這是典型資本主義延伸成帝國主義的行為,是外來政權搜括山林資源後遺留的歷史見證。
然而,更完整的內容,應該還要包含國府來台後,在這片山林砍伐的面積竟然比日治時代還多的反省,這是令林務局尷尬的發現(看看日本人還會因砍伐許多大樹,在園區裡豎立「樹靈塔」憑弔,政府則對伐木無數裝傻)。而更深一層,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故事是,國民黨來台發生二二八事件後,鄒族菁英因為響應爭取台灣原住民權益,組織族人對抗國民黨軍成功佔領水上機場,是經過這條鐵路把許多武器拉回山上準備長期對抗國府的;之後鄒族各氏族菁英,則被國民黨騙搭這條鐵路下山,在北門車站悉數被逮,終至全數被以匪諜之罪槍決。
林鐵上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雖殘酷,卻都是這條鐵路可作見證的史實,更是這條鐵路承載的重要文化歷程,但很多人,尤其負責撰擬林鐵歷史的林務局,都避而不談。
在鐵道大國日本,鐵路運輸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裝置」,並以住在哪一條鐵路沿線判定這個人的文化背景。林鐵沿線分住著各種前後來台的族群,其間也發生了很多故事,不管好壞,都應該是前述真確完整歷史紀錄且持續中的「文化裝置」,而不該是僅以建置時間長短、技術特色及主流美好觀點的死寂藝術品。也唯有讓它回復具有真實歷史及充滿故事豐富性,它才會變成台灣的重要文化資源,也才能彰顯其為世界遺產的價值。
(作者為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生,嘉義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