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美殉身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
城市美學的實用價值
2016-03-14 06:00

◎ 江文瑜
  「我為美殉身」,這是被尊為美國最偉大的女詩人艾蜜莉迪金生的雋永詩句,表達了對美的執著與懸念。這個概念的反方向光譜是處處以實用為先,把美的價值與考量放在最後,這樣的例子反映在近日由於北門風華重現後,大家熱烈討論的「中華民國美學」。大家終於發現「中華民國美學」就是「中華民國沒有美學」。對於一個長久以來被剝奪了美學教育的國度來說,柯P透過拆遷引道,當頭棒喝似地發現原來我們周遭的環境如此醜陋與不協調,就人類的大腦系統而言,這件事極其自然,因為我們的大腦視覺系統長久在醜陋的系統下已經習慣了,只有在對照對比之下,才能重新看見或發現之前習以為常的事物產生的差異。

  美其實非常「實用」,對身心非常關鍵。我們先看看城市「不美」對個人的影響。大腦神經系統時刻都在擷取外界環境的具體形象,轉化成內在的「心像」。

  一些腦神經科學研究顯示,不協調的視覺感覺,例如紊亂的空間切割容易對人的神經系統產生影響,造成潛在的心理緊張與憤怒等負面情緒。請看看台灣到處暴露於外的頂樓水塔如何不協調地切割天際線,請看看我們高高低低落差極大的樓房與屋外突出來的各種大小不一的招牌如何紊亂地切割空間。

  大腦在擷取與存放資訊時,色彩也扮演吃重的角色,同樣對生理與心理產生深遠影響。台灣許多古蹟的暗紅色調,被周遭高明度高彩度的廣告或招牌破壞視覺;單一店面的招牌顏色彼此衝突,緊鄰的兩家店招牌顏色不調和,整條街色彩紊亂不堪。更重要的,大腦擷取到的環境資訊,涉及的除了視覺,還有各種感官的組合,也會促使身體形成「譬喻系統」,影響身心的整體運作。例如一個人每天行經凹凸不平、坑坑洞洞的道路,就容易形塑大腦將身體感覺轉化為比喻,讓人容易聯想到我們的人生與國運的凹凸不平。

  美的身心實用價值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過去被「消滅」美學的教育系統與文化,徹底反映在對城市外觀的漠視,已讓民眾付出極大的代價。此時,正是全體國民積極呼籲政府落實美學教育、為城市美變身的時刻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板橋港仔嘴 信仰 港仔嘴福德宮

玻璃心 黃明志 陳芳語 Fragile NAMEWEE Feat. KIMBERLEY CHEN

板橋港仔嘴